日志文章


2016-12-12

刘卫平:为高铁安全供电

最美-2016之高铁工匠 EZ,"+Zu&"  
刘卫平:为高铁安全供电 sF7OYxq  
通讯员孙琦 Ix`&-iAZ  
    三年时间,他从蓝烟普速线转战到青荣城际高铁线;从一名普通接触网工成长为工区工长;从接触网高级工成为到青岛供电段最年轻的高级技师,他就是青岛供电段烟台南接触网工区工长——刘卫平。 o3dqb|;9  
   9B*"7  
  2007年,从铁路技术学院毕业的刘卫平,分配到供电段接触网工区实习。在完成好日常工作的同时,他利用节假日和休息时间先后攻读《电气化铁道接触网》《接触网工》《接触网检修工艺》等专业书籍,并记下了1万多字的读书笔记。 iIC+<J=  
   E}]%eq#1I  
  在加强学习的同时,刘卫平不忘在实战中锻炼自己。工作中,遇到不懂的问题他就找老师傅询问,一直到弄明白为止。每一次上线路作业,他都严格作业标准,细心记录每项作业过程,分析遇到的问题和难题,总结方法,提升技能。 R 6f1.<  
   7/*qZ .  
  数年的刻苦学习和实战锻炼,使刘卫平的理论水平、专业技能迅速提升。2014年,刘卫平被调到青荣城际线路担任烟台南接触网工区带班工长。他刻苦钻研高速铁路设备技术标准,学以致用,多次解决现场作业中的技术难题。 {h!GXuf1  
   !O<5_e  
  高空作业人员检修加强线和回流线过程中,在线路外侧没有落脚点,用时较长、工作效率低,针对这一问题,刘卫平自己动手,设计制作“便携式脚踏板”。高空作业人员踩着脚踏板攀登到合适的地点,更容易检修到加强线和回流线,在规定的天窗时间内多检修1至2根支柱,工作效率得到了较大提升。 Mx\qkkh.  
   nZ3`[5kJ  
  检修接触网定位装置时,反定位设备距离梯车框架较远,不易检修。经过反复研究、试验后,刘卫平在梯车框架上部固定一块长约5米,宽约30公分的木板,高空作业人员可以借助木板检修到定位装置,提高了检修质量和效率。 fB&#;<?u *  
   h^hJrmB  
  绝缘子遇到击穿引起跳闸事故应急抢险中,更换受损绝缘子的速度是决定恢复供电,使机车车辆及时安全通过的决定性因素。刘卫平研究使用伸缩梯顶起整套腕臂,方便了作业人员更换受损绝缘子,缩短了抢修时间,提高了应急抢险的效率。 fLYByPu*V  
   ({\O  }I  
  2015年,凭借过硬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,刘卫平取得了高级技师职称。 %v4Zn6<M  
   #e[8aO9  
  为提升整个工区的业务水平,刘卫平建立了1名高级工帮带3名中级工的“一带三”业务帮促制度,他自己则与5名职工建立业务帮带关系,教工友业务技能,工区职工业务水平大幅提升,3名职工在2015年底取得技师资格。 O`tE<kl7  
   Ya(m," x  
  2016年,刘卫平被委以重任,担任烟台南接触网工区工长。面对职工年轻化,思想活跃的特点,他完善班组规章制度,严格班组管理,在班组中树立起良好风气。 5G8bl!e  
   z,Ry<[D%  
  刘卫平就是这样以永不满足的进取精神、不畏艰难的人生态度书写着对铁路供电事业的忠诚,诠释着新时期高铁工匠精神。 iyY)u5  
   !U~K~ R  
  来源:2016年12月9日《济南铁道报》  </["\&0q  
  '.D~$rsw  
1+ms~(&jn3  


类别: 无分类 |  评论(0) |  浏览(2351) |  收藏